1. 首页 >
  2. 资讯列表 >
  3. 资讯详情

【征文精选】肖洋洋:2017医考回忆与怀念

  2018-01-15 14:31 来源:肖洋洋
2017医考回忆与怀念

人生只若如初见,人生唯有一次的执业医师考试也在2017年曲终人散,苦中也有作乐,苦尽也有甘来,如今回望半年的医考历程,却不免戚戚焉,有许多思绪与感慨,别有一番滋味,也愿意在此回忆与分享。

只道是寻常,也对自己有一番简单的介绍,我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一名研究生,今年首次参加医考,也有幸一次通过了,也有幸与颐恒医考结缘,如今却满满的感谢与感念,在成为一名医生的道路上走好了第一步,相信这一次的经验,运用于以后的人生中,以后的路将会越来越顺畅。

提起执业医师考试,虽然非常幸运地通过了,但回望过去,尚有美中不足,其中的经验与过程,也值得细细回顾,对参加医考的后来者也启发一二。我是在毕业前参加医师考试的,之前也有许多困惑,从心理上来说是畏惧的,生怕不能通过。回忆起本科念书的时候,期末考试一直成绩不佳,医学选择题错误率高,如今到研究生临床阶段,许多内外妇儿理论知识都忘得很干净,在医考前心理上也是有所畏惧的。

但是不管怎样,从心理上来说毕竟要重视医师考试这件事,作为这一年里自己的头等大事,一定要从根本上重视起来,要以通过为目标,趁早开始复习。开始也会有迷茫的,也会有矛盾的,理论那么多,知识点那么多,内外妇儿基础预防心理精神卫生法,一切该从哪里入手呢,千头万绪,哪里是开始的头绪,又由于自己学生阶段理论知识并不扎实,在复习过程中有许多压力,有许多挫折。但是不管怎样,书先看起来,历年题看起来,题目做起来。归根到底一句话,前思后想不如行动,千头万绪不如刷题。

在网上买了颐恒5400习题集,买了历年题两套参考书之后,也是一知半解之中,自己开始做起题目来了。开始做题目是有挫折的,错误率很高,到处是惨不忍睹的红叉,期间会有动摇,更加担心自己能不能通过理论考试,心理上有些焦虑,但是不管如何,坚持把题目做下去,给自己定下了艰巨的任务,先把题目刷完,再集中看错题。

 

现在回望第一遍刷题对答案的过程中,期间的历程有相当的痛苦,太高的错误率严重打击到自己继续做题的信心,对最后的结果过于重视,很担心能否通过医考,整个心理处于很矛盾的状态下去完成第一遍做题的,如今回想已经经过的一切,确是发现走了一些不必要的弯路,但感谢这个过程,让我学习到了很多。

后续的过程继续坚持下去,终于把整本书刷完后,开始看错题了,开始一个一个的知识点消化了,开始一道一道错题的巩固,也把一道一道的知识点融汇为自己的知识了。

直到后来,在考试一切都结束之后,通过回忆起,也才知道了执业医师考试要考什么,明白了这一点才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明白了这一点才抓住了要害。执业医师要考什么呢,就是考本科学习阶段一个一个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来源于整个医学本科阶段的课程,广度很大,来自内外妇儿基础预防卫生法规心理伦理,整个知识的涵盖面很广,需要一题一题地去掌握,一个点一个点地去理解吃透。也只是在一切都考完结束之后,才从根本上认识了这一点,才知道执业医师究竟要考什么,考察一个考生哪方面的能力与素质。

现在回想自己考前的复习过程,走了很多弯路,会去看每年的考试通过分数线,会去看每年通过率是多少,会想着自己是落在通过的人群里呢,还是成为不幸不能通过的那一批,整个人思想处于焦虑与挫折之中。后来才认识到这些与自己实打实的考试并不相关,因为医师考试的最终还得看自己在600分中有没有拿到360分,确保安稳起见,在平时一般要以400分来要求自己。每年通过率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呢,学校通过率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呢,不同的学校通过率不同,不同的医院通过率也不同,但这些都跟具体的一个人无关,去思考这些也是没意义的,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最根本的问题是600分里能不能拿到360分,对于个人而言,就是在所有纷繁复杂的全部知识点中,自己能不能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多拿一点,而在考试中就是能不能一分一分地多拿1分。

理解到这一点,才算是理解了执业医师考试的本质,题目是由一个一个知识点组成的,掌握了其中的考点,就能拿到1分,不掌握这个点,靠猜测就很难拿分。现在回想整个复习备考的历程,若是根据这一点就很容易有条不紊地开展复习备考。医师考试是一定要及早看书,及早做题目的,在做题中也知道整个医师考试是要考察哪些知识点,而历年题都是相贯通的,都有高频的考点,在做题目中就可以了解到每年常考的题目是什么。理解到这一点,就能明白复习备考为什么要趁早,看到网上短期突击1个月,2星期就能通过,现在想想,这样的笑话还能相信吗,相信这样的笑话,短期突击,是要害人害己的,只有及早开始复习,时间充裕,才能把一条一条的知识点掌握,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趁早复习,又可以做到全面复习,我个人的意见是不支持复习中舍弃一部分的,有人只复习内外妇儿,把其余好得分的全部放弃了,到真正的考试中基础预防卫生法规心理伦理都“靠感觉”,可是靠感觉又有多少正确率呢,没刷到题目,没掌握其中的考点,对于某一个没复习的模块而言凭感觉,最后这一模块又有多少正确率呢?若是舍弃一部分不复习,最后又仅仅差了十几二十分没通过,对于自己来说又要留下多少遗憾呢?要做到全面的复习,那又得有充裕的时间,就需要趁早开始准备,趁早复习备考,复习的过程是一个坚持的过程,是一个一点一点啃下知识点的过程,啃下考点的过程。

第一遍做题之后,又要坚持下一步,坚持看错题,坚持把错题中一个个的知识点弄懂,要用红笔备注,要一遍一遍地复习,错题多看几遍,这是对知识点巩固、完善的一个过程。在看错题的过程中就是要拿到一个一个的知识点,最终转化为考试中的每1分。

最后的结果只是平常,过程完善了,结果倒并不那么重要,按部就班,一题一题地做,一分一分地拿,考场发挥,每一单元考试时间肯定是足够的,心态端正,平常心对待。只有完整的过程,才会有不留遗憾的结果,而相信网上不靠谱的话,靠着短期突击1个月,2星期,又如何能通过医考呢?

我最终的结果,只是一般般,尚留有许多遗憾,并不是高分,连400分都没到,这也与复习过程中的失误有关,若是重新复习备考一遍,不用有当初的许多煎熬,不用有第一次的许多焦虑,结果会比目前更好。

感谢颐恒医考,感谢这半年的复习备考过程,毕竟是顺顺利利一次性通过,毕竟是完成了这一年里最重要的头等大事,终究是通过了。以后会感谢这半年的复习备考过程,会怀念自己一遍又一遍刷题的日子,会怀念自己一遍又一遍看错题的日子,这些,毕竟是过程,毕竟是经历,也留给了自己回忆与感悟。即将拿到医师资格证,成为一名临床执业医师了,很感谢命运,一路以来顺顺畅畅,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成为一名自己理想中的医生。

 

                                            

  返回顶部
  扫描关注

扫一扫,关注我们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