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自我介绍:蒋雨宸,男,31岁,硕士研究生。2007年本科毕业,2011年研究生毕业,从2008年开始参加医师考试,一直到今年366分通过(低空飞过)。除了头两年根本没看书,和分数线差之千里以外,其余几次都是晃悠在320左右。所以,我就是老师在书本里提到的N年不过的典型!
从第三次考试听考过的同学介绍说颐恒老师的书很给力后一直看到现在的,我虽然是临床型研究生,但是硕士期间一直在学校做实验,和临床没有接触,所以对于这个证来说没什么具体的感受,周围的同学也都是有一搭没一搭的在看书。直到去年我对医考的认识还停留在只要多做题就问题不大的水平上。因为一直在用颐恒网校的书,又考了这么多年,加之对医考题型转变的亲眼所见,去年我就报了网校的网络全程班,没去特训营,现在想想真应该去年就去北京的,呵呵。报了班就按规矩下载课件-听课-做题,可能有一些考研究生时残留的基础,对于基础课程并没有仔细体会,只是听过了之,做题还是把重点放在内外妇儿上面,听完课在做题正确率是挺高的,所以我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懈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内容能听懂,下来做题大部分也会做,一个月以后全忘~~考试结果可想而知。还有另一个原因,2011年毕业后找到工作进了医院上班才发现全科只有我没证,连在科里的研究生都有,又因为是新进人员,需要全院轮转,发现像我这样研究生毕业没证的绝对是凤毛麟角,当时的感觉就是鸡立鹤群,生不如死。所以下定决心今年一定要过。
义无反顾的报了北京特训营,5月份请了假来到北京六环之外的军营,说实话第一天没什么感觉,第二天6点跑操然后身心调养和士兵一起吃早饭让我体会到了为什么要来到这个地方-环境改变命运!对号入座,我所处的环境没有学习的,然而医生这个职业是要学一辈子的。20天的紧张学习,也曾上课犯过困,也曾早起不跑操,然而心里有一个信念,为了那个证,不能掉队,周围的同学都能坚持,为什么我不行?就这样坚持坚持着走到9月考试结束。颐恒老师跟我们说“医考就是坚持,你不坚持,就会死在医考的路上”。20天学习,领略了各位老师的风采,几位老师各具特色,各显神通,目的就是帮助大家通过考试。不管是从学习环境: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的身心调养;师资队伍:各具特色的几位老师;还是后勤保障:以张老师为首的班主任团队,都给了我们一次心灵上彻底的洗礼。20天的学习一辈子的记忆,没有讽刺挖苦、阿谀奉承,只有对知识的提问和争论,不同知识点的共通之处,同一知识点不同思路的出题方向,获得的知识绝对是一加一大于二的。
从北京回来一定要坚持和在北京一样晨练调养,白天上班,闲暇时间看书或做题,晚上回来看视频总结、做题,保证高效率,而不是一座就到半夜只看了一两个视频应付过去。从北京回来我一周跑步两次,每天早晚各做半小时的身心调养,上一天班,晚上看书很容易犯困,做做身心调养精神百倍,何乐不为?
总结N年的经验教训,和大家分享:
1.技能:不管考过多少次都不能掉以轻心,我和一个咱们网校的同学今年的技能就惊心了一把。我每年的技能都能考过,所以这次也一样,还跟尹老师和李老师学了这么长时间,信心满满的去了,但是第一站抽到病例分析题竟然是有机磷中毒,题不难,我在考试前看过,但是没细看,落在笔头上竟写不全,2站3站我看到了自己的分数,总成绩也知道过了,再算1站分数才20分;另一位学员对于外科这块的脓肿切开引流术恶心也是没怎么看,结果2站操作中奖了,脑子一下懵了,他最后也通过技能了,我想用这两件事提醒再考技能的学员不要觉得恶心、简单、知识点有点偏就不看,技能考试什么情况都有。
2.视频:不要对老师产生怀疑,怀疑老师能不能把知识点讲明白?举个我身边的例子,还是咱们的一个学员,自己说的对于生理学基本就等于0,听了王宇老师讲解细胞生物电章节做题不成问题了,就这么神奇!为什么?王老师对生理学知识点掌握的深度可想而知,讲课时能深入浅出,举例生动,诙谐幽默,再难的知识点谈笑间灰飞烟灭。网校还会定期给学员发调查表,对视频、对老师有什么意见尽管提。现在的视频是高清模式,还可调节语速,所以不用担心看不清字,不适应老师语速等问题,重点问题还会强调好几遍加上屏幕醒目字提示,不会遗漏重点、难点。
3.看书和做题和学会做笔记:郭老师有句话说的好,字迹工整,谁都看得懂,可以当模板用那叫会写笔记,字迹工整,图文并茂,只有自己能看懂才叫会做笔记。怎么看书?八步学习法讲的很清楚明白。做题?不要贪图做的多少,其实能把5000题和历年真题做个3遍,把知识点弄通,今年就稳过了。我第一年是不信的,5000题没做,历年真题做着感觉还可以就上考场了,结果~惨败!今年5000在做第一遍时那个别扭啊,正确率对半开,正在疑惑心情不爽的时候,颐恒老师在视频里解惑了:别扭就对了!出题的方向有变化了,当然就别扭了。于是乎硬着头皮继续做,第二遍做错的适应了,第三遍做错的弄通了。还有跟你本专业有关,我是外科出身,所以对于外科总论、运动系统的题第一遍就有70%的正确率,但是精神病之流的40%多一点,不要气馁,要学会在一道题上举一反三,题不在多在精。
4.心态和报班:如果你还觉得这个证今年无所谓,那我告诉你,任何辅导班任何老师都帮不了你。相信很多学员和我当时一样,对于颐恒网校的认识无非就是众多辅导班的一个,我从去年的半信半疑到今年的坚定不移,是因为我看到了每一位老师的诚恳,从不同网络班的报班价格到免费试听大量完整的视频课件,有哪一个辅导班能做到这种程度?教书育人,不但教了书还教我们怎么做人,这是每一位颐恒学员切身体会到的。关于看书的和做题的心态,我相信有很多学员看着看着书就想别的去了,一会又回来,可是在特训营学习那会就没有过,这是为什么?干扰太多。我的做法是一旦走私—身心调养5分钟,心里默念十六字真诀:天道酬勤,惜时如金,刻苦自律,梦想成真!
5.时间和精力:我要强调的是不要觉得特训营特别神奇,也有报了特训营没考过的。医考是个耐力赛,要细水长流,不能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北京特训营那几天,回来就彻底放松了,要学会劳逸结合,松弛有度,特训营给我们创造了一个无法比拟的环境,回到家自己创造一个类似的,坚持的走下去。结交几个死党,通讯这么发达,随时随地可以交流问题,互相打气,要分清轻重缓急,看手机的不一定都在玩游戏,也有微信讨论问题的。
6.人文法规等学科:不要以为这些学科分数少就全盘放弃,整天看心血管系统不换换脑子吗?要有的放矢的看,人文法规有些分很好得,都是条条框框的明文规定,只要多看几遍就能多拿十几分呢,相信每年因为十几分不过的同学大有人在吧。闲暇之余看看这些学科的题目,既可以缓冲看主要课程的紧张情绪,又是变相的充分利用时间复习。
7.关于颐恒网校:对于各种辅导班,谁开始都抱有怀疑。但是,相信各位学员能从言语和行动中看到网校的真心和实力。关于学习计划网校会给大家一个统一的看课件的计划,根据自身情况可做微调,视频中还会教给大家具体的方法。关于北京特训营,建议直接5月份或7月份的班+冲刺,基础再好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有这么多老师在一旁帮忙,心里踏实。
8.关于心态:看书、做题和看视频,心要静,不要被外界事物干扰,我去年被科里安排各种讲课,心里老大不愿意了,看书心烦意乱,现在想想其实干什么都是一种锻炼,那是无法替代的经验心得,只要自己安排好时间,没有什么能干扰的你。关于医考,有些同学一次性通过,有些同学二进宫,三进宫。。。N进宫,不管怎样,通过了医考是一个结束,但是当我们拿到执业医师证那天起是我们真正成为一名医生的开始,而这个开始要付出的更多,更多,我们一起拼搏。
最后想再喊出那句口号:
天道酬勤!惜时如金!刻苦自律!梦想成真!
2013年我终于赢了,2014年的学员们加油!
后记:
真想再回到特训营,从北京回来就会时不时想到特训营的生活,查到自己通过考试这几天会坐在电脑前发呆,特训营的生活历历在目,怀念每一位老师在课堂上那声色并茂的讲课感觉,大学都无法比拟呢,怀念大家苦中作乐的互相打趣,怀念那样一个安静的坏境。真想再和老师学习,学习知识,学习做人。想念老师,想念兄弟,梦回特训营。